青年志愿者帮助旅客 这几天的志愿服务中,令陈娟娟最难忘的是一位聋哑旅客:他隔着口罩,在自助售票机不知所措。陈娟娟上前礼貌询问,旅客随即递上自己的手机,里面是取票通知短信,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摇了摇头。当陈娟娟帮旅客取出车票,旅客双手合十,表示感谢。那一刻,陈娟娟意识到,无须言语,善意温暖也能直抵人心。 今年春运,铁路客流量明显减少,但志愿服务质量与疫情防控标准从未松懈。连日来,团蚌埠市委与火车站团委共同开展“暖冬行动”春运志愿服务活动,经线上招募、人员选拔、注射疫苗、岗前培训、岗位体验,11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售票厅、进站口、雷锋服务台、候车室等处,负责问询引导、秩序维持、重点旅客接送、大件行李搬运、协助旅客等工作。 “没参加志愿服务前,一星期说的话都不如在火车站服务一天说得多。”志愿者刘天佑时不时取下因为佩戴口罩而布满雾气的眼镜。虽然他被安排在候车室雷锋服务台,但身后的工作椅就没坐过几回,遇见带大包小包出门的旅客,他一边回答旅客问题,一边帮忙拎起了行李包袱。 “不做点啥,不踏实。”刘天佑说,这些天,有一个桶让他很受触动。 “当时,我帮一位年轻旅客用胶带一圈圈加固一个塑料桶,里面装着的是他家里土鸡下的蛋。他妈妈一直没舍得吃,直到他临走,还杀了两只鸡,处理包装好,让他一并带着。”这让刘天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,自己偶尔才回家陪伴他们。 青年志愿者 2月23日,上岗一小时,志愿者张子豪已经在售票厅帮助了7位老年旅客。他们有的使用非智能手机,无法下载“12306”App注册验证;有人尽管收到了子女代买车票的通知短信,可当看惯了的纸质车票变成了手机短信里的两行文字通知,总有些犯嘀咕;还有的不想给家人添麻烦,又不放心网上支付,索性来人工窗口排起了队。 张子豪说,这次春运志愿服务就是爷爷鼓励他报名的,并嘱咐他,到了车站,一定要和不会用手机的爷爷奶奶“多说几遍”。 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埠人,许愿对高铁站的最初记忆是9年前与爸爸从蚌埠南站坐动车去南京玩。2011年到2021年,从京沪高铁到合福高铁,从实名制购票乘车到电子客票“刷脸”验证,铁路的飞速发展肉眼可见。曾远远见了动车进站就手舞足蹈的小女孩,如今已成长为沉稳有素的志愿者,不变的,是那份对家乡的热爱。 “就盼着蚌埠南站扩建了。”许愿介绍,这个寒假,想学会画《全国高铁线路图》,还打算写一份关于家乡高铁出行的田野报告,用文本描述从蚌埠南站开出的列车经停多少站点、到达多少省会城市、串联起多少当地小吃……(中国青年报客户端) |